风险管理

风险管理为何会失效?


要说明风险管理是如何失效的,我们可以从风险计量开始说起。假设金融机构使用了合适的风险计量工具,例如使用在险价值VaR(Value at Risk)方式进行风险计量,则通常可能会犯两种类型的错误:一是已知的风险可能会被错误的衡量;二是某些未知的或不被重视的风险可能会被忽略。通常,风险一旦被监测后就会传达到公司管理层,在管理层决定承担何…

风险管理

金融机构治理风险概况


1997年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,追根溯源,在于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累积导致的系统性风险。金融机构在面对自身治理和业务治理的双重治理上,由于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,易于造成治理风险的累积。 除了传统的市场风险、信用风险、操作风险等,金融机构面临的治理风险,通常来说,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: 一、金融机构转型风…

风险管理

系统流动性风险指数


我们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,结合国外流动性指数的研发实践及数据的可获取性,利用市场价格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出系统流动性风险指数(Systemic Liquidity Risk Index,简称SLRI)体系。 该指标体系结合流动性的内外部影响因素,选取离岸人民币市场、银行间市场、非银金融市场、企业四个指标维度,将对应于四个维度市场的利率数据,即离岸…

风险管理

操作风险新标准计量法存在问题与发展现状


通过将历史损失数据与财务报表数据代入新标准计量法的公式,金融机构即可完成其操作风险最低资本需求的计算。这样的框架极大地简化了操作风险的计量,使得原先很多复杂的数学模型不再有用。对于监管者而言,新标准计量法提供了一种简单、行业通用的标准化操作风险计量框架,对于统计、比较、分析行业操作风险水平,进一步规范操作风险资本管理…

风险管理

操作风险计量方法


(一)     “巴塞尔协议II”操作风险计量法 在2006年的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监管框架下,金融机构可以使用三种手段来计量操作风险的资本需求,分别是基本指标法(Basic Indicator Approach,简称BIA)、旧标准法(the Standardised Approach,简称TSA)与高级计量法(AMA)。简单来说,通过基本指标法与旧标准法计算资本需求,金融机构只需要将历史…

风险管理

操作风险概述


与市场风险、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相似,操作风险是当今四大风险分支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操作风险自1995年的“巴林银行”破产事件而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。最初,对于操作风险的定义较为模糊,一切不是市场或信用风险的风险被视为操作风险。2004年,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(BSBC)在《新巴塞尔资本协议》(简称《巴塞尔协议II》)中将操作风险的正式…